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高層建筑在中國大地已經屢見不鮮了。我國《高規》(JGJ3-2010)規定超過10層的民用建筑稱為高層建筑,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建筑高度超過28的其他民用建筑也稱為高層建筑。作為非傳統的鋼結構材料,在建筑住宅市場有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為了保證高層鋼結構建筑的安全性,設計時必須要考慮以下要點:
最近幾十年,歐美澳等發達國家的大跨度鋼結構建筑發展很快,表現為跨度越來越大,工程規模也越來越大,新技術和新材料的使用更為廣泛,鋼結構建筑外形越來越豐富。誕生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鋼結構建筑,這種鋼結構建筑多體現于大型體育賽事場館的建設,例如悉尼奧運會、雅典奧運會、德國世界杯等。
我國大跨度鋼結構建筑的基礎比較薄弱,但是起點低,發展快,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提高和社會發展的需要,近十年也取得較大的進步。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鳥巢”、“水立方”,2010年世博會的中國館等建筑都是中國憑借自己的鋼結構技術建造的大型鋼結構建筑,還有各種現代化的機場,也是不錯的大跨度鋼結構建筑。
綜合國內外大跨度鋼結構建筑的設計和施工,歸納一下現代大跨度鋼結構建筑的特點如下:
1、結構形式日益多樣化和復雜化
現代大跨度空間鋼結構已經不局限于采用傳統的單一結構形式,新的結構形式和各種組合結構形式不斷涌現。“水立方”采用了基于泡沫理論的多面體空間剛架結構;“鳥巢”采用了復雜扭曲空間桁架結構;奧運會羽毛球館則采用了世界跨度最大的弦支穹頂結構;廣州國際會展中心采用了張弦桁架結構。
2、結構跨度越來越大、鋼材等級越來越高、鋼板厚度越來越厚
由于建筑功能的需要,現代空間鋼結構跨度越來越大,短向跨度超百米已屢見不鮮,如國家體育場“鳥巢”跨度296m,國家游泳中心跨度177m,廣州國際會議展覽中心跨度126.6m,南京奧體中心體育場跨度360m等等。以致國家超限專家審查委員會專門編制了大跨結構超限審查的規定。
這些大跨度空間鋼結構采用了大量的高強度級別鋼材如Q390C、Q420C、Q460E等高強度厚鋼板,板厚甚至超過100mm。
3、現代預應力技術的大量應用
預應力作為一項新技術,得到了充分應用,涌現了索穹頂、張拉整體結構和索膜結構等新型結構形式。奧運會羽毛球館(北京工業大學體育館)采用了世界跨度最大的弦支穹頂結構。國家體育館采用了世界跨度最大的雙向張弦梁結構。
4、節點形式復雜多樣
現代空間鋼結構大多采用仿生態建筑,為了滿足建筑造型,采用了各種各樣的節點形式,如鑄鋼節點、鍛鋼節點、球鉸節點等。
5、構件數量和截面類型越來越多,深化設計難度越來越大
一般而言,這類大型工程都由幾萬個構件,甚至上十萬個構件組成;并且這些構件的截面形式尺寸和長度均不相同。這樣給施工單位放樣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并且對于有些彎扭構件,需要進行專門的試驗和研究才能完成。
6、構件加工難度大,加工精度要求高
這類工程都屬于國家重點工程,工程質量要求相當高。只有提高構件加工精度,才能滿足質量要求。并且大量焊縫要求一級焊縫,給施工帶來了極大的難度。
7、現場焊接工作量大,施工技術難度高
為了保證施工精度,這些工程都需要進行預拼裝,并且現場焊接工作量特別大。由于結構新、跨度大,為了保證經濟、安全,都必須采用先進的施工技術才能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