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屋脊部位
鋼結構加層的屋脊處波峰太高,屋脊蓋板無法保證防水;縱向搭接不放膠泥或硅膠,形成縫隙而漏水;屋脊蓋板縱向搭接用鉚釘連接,熱脹冷縮強度不夠而拉斷鉚釘,形成漏水;屋脊蓋板與屋面板之間不敷設堵頭,或堵頭放置不規范而脫落形成漏水。
2.采光板部位
鋼結構加層采光板板型與屋面板板型不吻合,采光板兩側波峰高于屋面板,安裝后,由于采光板與彩鋼屋面壓型板的熱膨脹系數不一致,密封過嚴形成采光板內外氣壓差,毛細水從采光板兩側縫隙進入屋面內部漏水;采光板縱向搭接長度不夠,且膠泥老化失去粘性;縱向膠泥脫落;采光板和彩鋼板之間為剛性搭接,中間的縫隙未密封。
3.屋面開孔部位
鋼結構加層開孔未按設計節點進行防水處理,鋼堵頭放置未敷設防水膠泥和硅膠;開孔四周預留范圍較小,雨水流淌不暢,容易積水;開孔內部四周未加結構件,形成低凹積水;開孔四周包邊搭接未進行防水處理;防水施工存在阻水現象,形成積水。
4.山墻泛水
鋼結構加層屋面泛水部位也是防水薄弱部位,搭接長度過小處理不好就會造成滲漏。
5.天溝部位
該部位漏水的主要原因是:內天溝焊接接頭存在縫隙,容易形成滲水;天溝和雨水管管徑設計過小,與廠房坡長不匹配;天溝端部沒有做封水板;屋面板外伸入天溝長度不足,水會倒流入廠房內部。
6.磚墻與輕鋼屋面連接部位
該部位容易形成漏水隱患,屋面板與水泥墻面結合處漏水,主要原因是應力不同而引起硅酮膠與粘接面開裂而漏水。
7.防水材料的選擇
目前國內絕大多數企業,采用玻璃膠。該材料凝固后粘接強度低。追隨性差,易老化,施工過程人為隱患多,防水質量不可靠,極易漏水。
8.施工過程中的人為因素
在工人施工對工人的教育和交底做得不夠詳細和全面,導致在施工過程中工人對自攻釘及拉鉚釘的安裝時對手電鉆使用不當,導致防水膠墊受壓過大損壞,并且沒有安裝裝飾蓋帽,沒有在安裝完成注射密封膠,起不到良好的防水效果;在屋面瓦安裝完成后,仍然有磚工、抹灰工進入屋面進行操作施工,導致對成品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