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結構建筑基礎一般是獨立基礎,基礎之間加聯系梁。
鋼結構建筑通常有框架、平面桁架、網架(殼)、索膜、輕鋼、塔桅等結構形式。
在做基礎時應注意這些:結構選型時,應考慮不同結構形式的特點。在工業廠房中,當有較大懸掛荷載或大范圍移動荷載,就可考慮放棄門式剛架而采用網架?;狙捍蟮牡貐^,屋面曲線應有利于積雪滑落(切線50度外不需考慮雪載)。
建筑允許時,在框架中布置支撐會比簡單的節點剛接的框架有更好的經濟性。而屋面覆蓋跨度較大的建筑中,可選擇構件受拉為主的懸索或索膜結構體系。
高層鋼結構設計中,常采用鋼混凝土組合結構,在地震烈度高或很不規則的高層中,不應單純為了經濟去選擇不利抗震的核心筒加外框的形式。宜選擇周邊巨型SRC柱,核心為支撐框架的結構體系。
結構的布置要根據體系特征,荷載分布情況及性質等綜合考慮,一般的說要剛度均勻,力學模型清晰,盡可能限制大荷載或移動荷載的影響范圍,使其以最直接的線路傳遞到基礎,柱間抗側支撐的分布應均勻。
其形心要盡量靠近側向力(風、震)的作用線,否則應考慮結構的扭轉,結構的抗側應有多道防線,比如有支撐框架結構,柱子至少應能單獨承受1/4的總水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