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傳統建筑以鋼筋混凝土結構為主,這類建筑為我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很大的貢獻,每年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占GDP的比重較高。隨著二十一世紀的到來,在全球都提倡發展環保節能型綠色建筑的大趨勢下,鋼結構產業作為后起之秀,在天時地利的環境中發展十分迅猛。我國許多優先政策鼓勵鋼結構建筑發展,產業空間寬廣,不排除在未來成為主流建筑模式。鋼結構建筑占市場份額日漸增多,應用范圍擴大非??炫c傳統建筑產業的邊界日益模糊,越來越多的傳統型鋼筋混凝土建筑的主框架采用鋼結構,又有許多鋼結構建筑的外墻采用燒制磚,基礎更是采用鋼筋混凝土模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普遍現象。邊界無需劃分清晰,鋼結構企業能從中得到許多便利就行。
在貿易戰陰霾不散的情形下同,我國多項宏觀經濟數據稍顯低迷、消費形勢不明朗,且外貿進出口增長乏力,國家發改委出于對經濟的擔擾,在9月份批復了25個軌道交通項目、20個其他交通倉儲項目、1個能源管道工程項目和3個企業借用境外商業貸款項目、11個基礎設施項目。而且據有關專家預測,國家發改委在國內經濟沒有出現明顯好轉之前,不排除連續加大對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審批力度,以實現國內經濟“穩增長”。從目前跡象顯示,國家審批此類重大投資項目的速度正在加快,今年三季度以來基礎設施投資力度較大的趨勢有望延續至明年初。而這些重大投資項目不但會對國內經濟起到一定的帶動力作用,而且對于工程建設行業來說是一重大利好,鋼結構企業迎來又一次發展機遇。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今年調研時曾提出,要“保持適度的投資規模,盡快啟動一批事關全局、帶動作用強的重大項目”,近日,國家發改委官網發布公告,25個城市軌道、13條公路和多個集裝箱碼頭、航道等交通建設項目規劃獲批,這些項目投資總金額預計超過1萬億,此次基礎建設投資將拉動相關產業發展。而鋼結構產業無疑會受惠于龐大的工程建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