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園會中國館后一根鋼梁近日吊裝拼接完成,中國館工程在園區率先實現鋼結構封頂。
中國館是北京世園會標志性建筑,也將是中國園藝的集中展區,內部將展示我國各地和部分企業的大批園藝作品。整個場館高處達到36米,設計為半環形,地上2層、地下1層,項目總建筑面積2.3萬平方米。
從內到外,中國館都是濃濃的中國風,名為錦繡如意承建方北京城建建筑工程總承包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國館外形既像中國古代宮殿,又似茅屋、農舍,建筑風格也借鑒傳統的斗拱、榫卯結構,效仿古人;巢居穴居的智慧,將主要展廳覆蓋于梯田之下,梯田上的金色屋頂籠罩著錦繡繁花。
在布局上,中國館前方就是媯汭湖。遠看中國館,猶如一柄如意融于山水之間。“為了拼裝成整個如意造型,我們使用了1.2萬根鋼構件。”技術人員劉響銀說,由于屋頂的曲面造型,中國館132榀桁架、5400根小橫桿的焊接位置、角度都不一樣。
這樣的屋面也藏著不少節能的高科技。項目經理周偉光介紹,屋面有太陽能光伏板,玻璃幕墻與膜結構組合形成保溫層也減少了陽光直射帶來的室內高溫。建成后的中國館大部分置于梯田之下,利用梯田覆土的保溫隔熱性能,降低建筑物采暖降溫能耗。建筑的中間還設計了水院,下雨時四水歸堂,經回收處理的雨水將用于梯田灌溉。
如今,鋼鐵如意以飛鳥展翅之姿屹立在了媯河之南,中國館玻璃幕墻安裝、梯田堆筑等施工也已啟動。兩個月后,環山抱水、錦繡梯田的外觀將整體亮相。預計到10月底,中國館將正式完工,移交世園局開始布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