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上海舉行的中國金屬結構協會2015年年會上,與會代表就>鋼結構的發展和存在的制約因素,進行了廣泛交流;相比較于西方發達國家,我國鋼結構市場潛力較大,但是,目前仍有較多;瓶頸;因素須克服。
;對于尼泊爾、汶川那樣的地震,如果是在鋼結構建筑里面,只是相當于在搖椅上晃幾下而已,完全沒有必要驚慌,更不會造成那么大的人員傷亡。”來自福建的一家鋼結構企業———十八重工集團董事長鄒魯建認為,現有的鋼結構抗震技術早已經過關。
建筑鋼結構是一種重量輕、強度高、抗震性能強,并且節能環保,能夠循環使用的建筑結構類型,具有非常明顯的綠色建筑特點。
節能、節地、節水、節材、環保、減少用工、省時,還減少質量與安全事故,減少污染,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可提高質量與性能。這是鋼結構建筑的幾大優勢。
據統計,2014年,建筑>鋼結構用鋼量為4600多萬噸,比上年增長12%;全國建筑業總產值為17.67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0.2%;鋼結構產值為5100億元,約占建筑業總產值的2.9%。鋼結構的產值和產量雖然每年都有提升,但在建筑業的占比沒有顯著提高,鋼結構在建筑業的發展空間還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