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報告提出,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新型城鎮化突出的是“新”:即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產城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鎮、新型農村社區協調發展,互促共進的城鎮化。
2012年12月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城鎮化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歷史任務,也是擴大內需的潛力所在,要圍繞提高城鎮化質量,因勢利導、趨利避害,積極引導城鎮化健康發展。要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格局,把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作為重要任務抓實抓好,把生態文明理念和原則全面融入城鎮化全過程,走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的新型城鎮化道路。
中央領導在講話和地方調研時曾多次提到城鎮化。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曾在會見世界銀行行長時指出,中國未來十幾年的發展潛力在于城鎮化。13億人的現代化和近10億人的城鎮化在人類歷史上是沒有的,中國這條路走好了,不僅造福中國人民,對世界也有貢獻。城鎮化過程將有利于基礎設施和建筑行業以及其他相關行業的發展。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作為經濟風向標,對各行業的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對鋼結構行業同樣意義重大。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的新型城鎮化道路應該成為整個鋼結構行業認真研究和把握的重點,因為綠色、低碳正是鋼結構建筑的優勢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