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告別“黃金十年”之后,行業利潤下滑已經成為建筑行業面臨的窘境,隨著未來盈利預期有可能繼續走低,如何繼續在行業里存活下去,成為了全建筑行業面對的課題。是因時度勢轉型升級?還是把方向調轉離開建筑行業?對于這個至今看似焦慮不安的話題,扎根于綠色建筑領域的睿玲鋼構,在日前舉行的“上海綠色建筑建材展”上給出了自己的明確答案:“我們將朝著建筑的‘綠色’工業化持續前行。”
沒有銹跡斑斑的腳手架、沒有散落一地的建筑垃圾,工地幾乎看不到工人,工廠里的工人像搭積木一樣將各種結構組件拼裝在一起……工地上干凈整潔,絲毫不見印象中建筑工地常見的臟亂景象。
“這就是工業化生產模式帶來的最直觀的感受。”鋼結構建筑可節約原材料20%以上,減少建筑垃圾80%以上,提高施工效率4-5倍,大幅度提高房屋的品質和性能,延長使用年限。傳統的手工建筑模式不僅成本高、效率低、工期長,還很難適應當前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需要和提升城市防災減災能力的迫切要求。
其實,建筑行業施工建造中最為復雜的就是住宅領域。業內人士表示,樓市發展初期,購房者對居住健康并不關心,選房時更關注地段、戶型和價格。隨著市場成熟和大環境變化,戶型、外立面等方面的設計技術日益完善,加上購房者對居住健康的訴求逐漸強烈,綠色健康住宅成為企業突圍市場、差異化競爭的重要領域。
“路遙知馬力”,模數化設計、標準化制造、裝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和定制化開發——這條成熟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標準,這是睿玲鋼結構這幾年不斷探索取得的成績。并且未來會朝著這個方向堅定不移地前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