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個鋼結構制造企業頻頻在股市中漲停,隨著國家七萬億投資計劃的發布以及發改委批復的4600億的基建項目,鋼結構企業在股市中也成了唐僧肉、香餑餑。最近一段時間,得益于政策利好,股市中建筑類股被熱炒,許多建筑概念股和環保概念股漲幅很快,尤其是鋼結構建筑股。從另一方面來看,也反映了廣大股民對未來鋼結構建筑行業的美好憧憬。
無論是鋼結構上市企業還是未上市企業,近兩年來,綠色智能集成鋼構建筑將充分受益于”制造2025國家戰略”。未來鋼構企業,在設備制造、建筑重鋼、橋梁鋼、空間鋼結構等方面將有大力發展。其中,鋼結構工程技術運用在住宅市場空間廣闊,鋼結構住宅優勢主要體現在:(1)施工快,造價低,節約成本;(2)人力需求低,機械化水平高;(3)節能高效,使用面積大,滿足個性化需求。國內鋼結構住宅占有率僅在6%左右,而西方國家占比在50%以上。國家“綠色行動計劃”提出的“建筑工業化、住宅產業化”以及《中國制造2025》全面推行綠色制造等政策規劃將促進鋼結構住宅快速發展。
前段時間前央視主持人柴靜的紀錄片“穹頂之下”,深刻反映了我國霧霾及大氣污染的嚴重性,國家相關部門也越來越重視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隨著國家提出大力發展綠色節能建筑,鋼結構工程技術必將在建筑業中獨領風騷。國家十二五計劃中明確提出各地要建立住宅環保新標準和鋼結構行業標準,也表明了國家將要大力支持鋼結構建筑。
由此來看,鋼結構行業和鋼結構企業將會迎來美好的春天。